2020年1月20日 星期一

人為什麼會肥胖?


很多事情,從外在角度看,看不懂、看不清,但若從內在角度看,一目了然、一清二楚,直覺就是知道事情怎麼了,所以希望大家可以多重視內在,而不是過度偏廢外在。

今天從內在角度出發,談肥胖:
為何有些人會過重、過胖,其實真的是反映內心的需要,比如說:

1.     曾經被性騷擾過,想要降低異性吸引力,或者某人對」感到焦慮、不安或困擾的話,「肥胖」真的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讓妳離「」越來越遠。
2.     降低對同性朋友的威脅,增加同性緣,或可發展純異性友誼。如果妳體重80公斤的話,妳的好姊妹們自然會很放心的跟妳互動,也會放心的讓妳跟她們的男友互動。
3.     控制欲
有些人覺得生命充滿強烈無力感,一切皆由不得他,人際關係失控、工作也失控、銀行戶頭也失控、身體健康也失控,那要怎麼辦?就只好用力地吃囉~愛吃什麼就吃什麼,想怎麼吃就怎麼吃,幾點吃,在哪裡吃,大大地滿足了人們對於掌控」的需要啊~
4.     想要有份量,不想被看輕
也許從小的成長背景就不被重視,或者發生了重大事件,當事人很氣自己的弱小、很氣自己人微言輕的話,最簡單的方法當然就是讓體重直線上升囉~~比要出人頭地容易多了吧。
5.     慣性思維、僵化固執
這是大部分人都有的,雖不至肥胖,但就是代謝越來越慢,肥肉、贅肉開始跑出來的狀態,其實就是反映內心的思想已經某種程度在固化了。
你第一次談戀愛的心情和感受跟你第五次談戀愛的心情和感受哪一次強烈?你第一次領到薪水的感覺如何?第一百次領到薪水的時候還有感覺嗎?
30歲了,你還去101跨年通霄嗎?50歲的人通常是過著轟轟烈烈的生活,還是過著食之無味,棄之不可惜的生活?不管幾歲,都要以新的心情、新的態度、新的感受,去體驗舊的、一樣的生活,不然反映在身體就是代謝越來越慢,運動和飲食也都越來越事倍功半~

實戰演練go~
曾經一位朋友,提到她的人生困境,主要有以下三個:

1.     升官升不上去,大主管派了一位不會做事的同事來跟她共同管理一家店,並且表明:同事是乾柴,而妳是烈火,兩人速配。
2.     年約將近40歲,戀愛始終有困難,貌似一次經驗也沒有。
3.     體重頗重,假設75公斤好了,確切我也不知道XD

請問這位朋友的內在發生了什麼?答案就是朋友內心需要強悍、強壯、強大,不要弱小嘛。想也知道這位朋友的成長過程,一定是經歷了某些事,從此跟自己講說,我要變強,一定要變強,絕對不要弱小,絕對不要再被欺負了qq
那既然妳成功的變得這麼強,大主管當然派一個弱咖來制衡妳啊。至於戀愛,好像也很難有男生會想要找強悍、強勢的女生談戀愛吧~~

從這麼高的角度看人,其實真的很有趣啊,如果這位朋友不去理解內心真正的需要,就貿然減肥瘦下來的話,想要變強大」的能量少了一個出口,只怕生活的其他面向會更加失控而已~~~

2019年8月8日 星期四

看對方不爽,卻又很想跟對方相處怎麼辦?




前陣子一位媽媽問我說,她看女兒的某些行為不爽,卻又不能不相處,該怎麼辦?
那位媽媽說女兒整天擺爛,自己的房間亂七八糟,吃完的碗盤就擺在水槽裡不洗等等一堆,雖然很想跟女兒親近卻又看她的行為頗不爽,該如何是好呢?

我問那位媽媽說:不能亂七八糟嗎?不能把碗盤擺著不洗嗎?那妳喜歡洗碗嗎?」,媽媽回答說她自己也不喜歡洗碗,但維持乾淨不是理所當然的嗎?從小爸媽跟丈夫都是這樣要求的啊。聽到這裡我已經知道問題怎麼處理了~

我跟那位媽媽說:「其實妳心裡有個不想做家事的內在小孩,被妳深深的踢到陰暗角落裡去了。」,為何要踢到陰暗角落裡,有兩大原因,而且是任何一個人也都會有的。
第一是為了被愛,從小爸媽跟丈夫就要求妳要這樣做,愛乾淨、把家事做好才會被疼愛。表面上在講骯髒與乾淨,其實底下是怕不被愛的恐懼在隱隱發作
第二是為了安全15歲以前,人類是沒有自主生活能力的,故爸媽教了我們什麼,即便不願意,也必須照單全收,否則若被趕出門,可是會危及生命安全的(應該大家多少都有類似經驗,被另一半或者爸媽講說,若不乖,就要趕出家門)。

因著怕不被愛的恐懼以及生活安全的理由,每當那個不想洗碗的內在小孩跑出來「搗亂」,妳就趕快把她壓下去,壓得死死的。看見了真正的理由之後,我跟那位媽媽說,想要解決問題,非常非常簡單,請她好好的疼愛那個不想做家事的內在小孩,不要在壓抑她了。

請回想過往每一個情境,對著那位內在小孩說、溫柔地說、淚流滿面,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哭到全身顫抖地說:「親愛的OOO,我看見妳了,我看見妳受的每一個委屈了,從現在起,我會好好的疼愛妳,接納妳,不管妳有沒有洗碗,我都會接納妳的,不會再把妳踢到陰暗角落了。」

接著繼續說:「我知道當年妳一點都不想洗碗,但是為了得到媽媽的愛、為了吃到晚飯、為了不被老公罵、為了……。當年我真的好害怕,好害怕不被愛,好害怕被媽媽趕出家門,所以把妳壓下去了,現在我看見妳了,我會好好的疼愛妳的,疼愛妳受的每一個委屈。接下來我會溫柔的陪伴著妳,不管妳有多骯髒,多不想洗碗,我都會愛著妳的。」

每天持續做這個練習一陣子,內在小孩會感受到妳全然、無條件的愛,因而安然的住在妳心裡,不再出來「搗亂」於是現在的妳,是因為單純喜歡乾淨,所以洗碗盤、做家事,而不是因為恐懼害怕不被愛所以維持乾淨。
以前看到女兒就叫她趕快去收拾餐盤,不要擺爛;現在看到女兒,心裡會浮現一股暖流,想跟女兒說:「謝謝妳,謝謝妳讓我看見自己;我以前真的很害怕,所以總是對妳要求這個、要求那個,也把我的恐懼投射到妳身上,謝謝妳讓我看見自己的害怕;謝謝妳幫助我整合我自己,謝謝妳願意當我的鏡子,讓我看見我自己。」,倘若真的跟女兒講出這些話,雙方之間還會有不順眼的存在嗎?

各位請自行舉一反三,文章中舉的例子是「乾淨整潔」引起的人際衝突,但所有道理都是一樣的,外面沒有別人,別人都只是鏡子而已

2019年7月7日 星期日

練習自我覺察、情緒抒發與接納

舉例,有位個案,一發現病情就是一顆七、八公分的肝腫瘤,離婚二十幾年了,近兩三年來,他一天做早晚班兩個工作,想多賺一些錢給女兒;跟許醫師諮商時談到,覺得這幾年的人生越活越沒意思。這句⌈開始感覺自己越活越沒意思⌋,就是一個自我覺察,他開始有一種心情,希望這兩三年多賺一點錢給女兒,不要拖累她,所以才會一發現病情就是癌症末期。他的潛意識在玩一個遊戲:把自己的生命燃燒殆盡,最後留下一筆錢給女兒,他要走了。

至於為何會有"不要拖累別人"這樣的信念,則可能是從小來自家庭、社會、人際關係中的負面經驗體驗所致,或者不是負面經驗,但純粹來自家庭或社會環境的集體潛移默化後的信念。

倘若是經歷過相關負面經驗,則試著回顧當下情境,感受當時的自己,有多麼的後悔、多麼的難過、多麼的痛苦, 鉅細靡遺地去回顧當時,讓情緒完全的發洩出來,可能是緊張得心跳加速、冒冷汗,或者是生氣得咬牙切齒、面目猙獰,或者是難過得爆哭一場、直到快要喘不過氣來。情緒抒發完後,最重要的是,溫柔的跟當時的自己說:⌈親愛的,沒事了,我完全懂你的感受,我會全然的同理你、接納你、陪伴你、疼愛你、擁抱你,重視你的感受。你很好,你沒錯,我們都是來地球學習跟體驗的,往後再努力就好⌋,過去當時的自己感受到你溫暖的陪伴與同理後,便能夠漸漸的釋懷,我們也就能夠從過去的傷痛中一點一滴的走出來了。接著再做接納"舊有信念的自己"的練習。

療癒完過去傷痛的自己後,接著要改變信念,若信念來自負面經驗或者家庭、社會環境的集體潛移默化,而你想從信念枷鎖當中解脫,則一樣跟那位好害怕拖累別人的自己說:⌈謝謝你,辛苦了,你一定每天都活得很辛苦,很緊張,我都理解,也很心疼,我會全然的接納你,也同理你,重視你的感受。從今天起讓我們開始新的人生好嗎?過去從家庭、社會學來的信念讓你好辛苦,讓我們放下來,換一個新的、自在的信念好嗎?⌋

以上兩種練習,每當我觸景傷情,或是相關情緒湧上時都會做,一次又一次,漸漸的覺得能夠跟過去的傷痛說good bye,也漸漸能夠跟從小到大潛移默化,又想擺脫的信念say good bye了。

順利接納了過去,且跟不想要的信念告別之後,同時還要做植入想要的信念的練習,開啟新人生。以這篇的例子來看,新植入的信念是⌈大家能夠互相幫助、互相依靠⌋。新信念不是用嘴巴講講而已,要做正面的冥想,想像自己遭遇困難時,對方溫暖的伸出雙手,不僅願意幫忙,也能同理你。關鍵重點在於想像越鉅細靡遺越好,且情緒感受也要出來。想像對方認真的傾聽你述說的樣子、想像得到同理與幫助的你,暖流滿溢心頭的樣子,越生動越有效,體驗身體如釋重負的感覺,嘴角也不禁配合著的上揚的感覺。

 時常做這三種練習,我感到人生越來越自在,越來越喜悅。外面世界都沒變,卻能感受到來自內心深處,深沉且真切的喜悅了。

2019年6月2日 星期日

談談活在當下與創造人生的關係

談談活在當下與創造人生的關係

很多人都想創造理想的人生,但是大部分的人努力了半天,不僅理想生活沒實現,反而每天被生活追著跑,光應付都來不急。為什麼會這樣?我想是因為能量沒有全然的回到當下的關係。

應該每個人都有經驗過那種全然的活在當下的感覺。完全忘記時間,全然的看場電影,情緒隨著劇情起伏,對主角的經歷感同身受,忘了自己是誰;或者,全然的做運動,專注在全身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肢體的擺動,很快就達到大汗淋漓的經驗。相反的,比如一位學生,被限制在書桌前讀書,他的思緒一下跑到明天,擔心媽媽不讓他跟朋友出去玩,思緒一下又回到昨天,懊悔著沒看到的電視劇,即使兩個小時過去了,書也看不了兩頁,作業也寫不了兩題,結果什麼都沒做成。

絕大部分的人,能量就是這樣分散在過去、現在與未來裡面,並沒有辦法達到全然的活在當下,所以創造力不會強。手上做著工作,一部分腦子想著昨天被客戶罵的景象,牙齒一邊配合著的咬牙切齒,另一部分腦子在擔心明天的報告達不到老闆的要求,手一邊配合著的出汗。全身能量根本都被四分五裂了,覺得有可能把事情做好,甚至是創造出理想人生嗎?
像我之前憂鬱嚴重的時候,那是一種能量全然的卡在懊悔的過去跟看不到希望的未來裡的狀態,以至於這個人連當下的日常生活,吃飯睡覺都沒辦法。

所以我們要練習讓能量回流當下,純粹的住在當下,忘了時間也忘了空間,這樣創造力才會出來;若是全然的沉浸在運動中,很快就會創造出健康,不要一邊做一邊又想動作有沒有做對?又一邊想怎麼還沒變健康?
全然的在當下談戀愛,很快幸福感就會創造出來;若一邊約會,一邊想著男友昨天跟別的女生互動熱絡,又一邊擔心明天男友要出國,不在自己的視線內會亂搞,這樣思緒飄來飄去的,只怕連當下的約會都會變得不歡而散,遑論要創造幸福了。

所以,要如何讓能量回流當下?就是要接納,接納過去失敗的自己,也接納擔憂未來的自己,接納你對感情的不信任,接納你各式各樣的負面信念,讓它們靜靜的、自然的存在一旁,但不會對你造成負面感受。當我舉起手,看著手上的黑痣,卻什麼負面感覺也沒有,那就是接納了;當我照鏡子,看著自己的單眼皮小眼睛,覺得好無神,真是敗筆,如果有負面感覺,那就是因為沒有接納。

很多人正面冥想做了半天,吸引力法則卻也沒發揮半點效用,就要先回頭看看自己當下的能量真的有俱足嗎?還是其實都卡在不堪回首的過去和看不到希望的未來裡面了?試著靜坐,放空頭腦觀呼吸,看是能安住在當下呢?還是千頭萬緒,萬馬奔騰呢?

讀書會中案例與心得

今天讀書會中聽到的案例與心得

一位年輕太太,結婚後始終與婆婆相處不順利。漸漸地有一天,得了強迫症,變得難以相處。不得已老公只好和太太搬出公婆家,兩個人自己住。這期間,太太不斷的看醫生,但無論怎麼藥物治療,都沒辦法使症狀好起來。就這樣過了幾年,因緣際會下,接觸了心理治療,持續不斷的心靈陪談之後,太太終於說出口了

其實,無論如何,這位太太都不想讓強迫症好起來,雖然患病帶來些許不便,但最重要的是,罹病讓太太可以名正言順、光明正大的不用跟婆婆在同個屋簷下居住。因為那位太太的老公總是說,等妳強迫症治好了,我們就搬回老家。但是太太一點都不想跟婆婆同住

身體比我們還要聰明、還要誠實,在我們頭腦尚未覺察之前,身體就已經找了個好台階讓自己下了。表面上的一件衰事(生病),再深入一點思考會發現,往往背後有更大的意義(名正言順的搬出婆家)。生活中,除了閱讀紙本書籍外,更要多花心思閱讀自己的「身體與情緒」這兩本書,向內心探究自己,才是長遠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