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顯示具有 策略致勝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策略致勝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2年10月2日 星期二

思考策略考上交大資工所乙組榜首(五)


第四隻魔鬼:先守後功,才能百戰而不殆

考古題分析得差不多後,2月要上戰場了,要注意什麼嗎?讓我引用孫子兵法第四篇的一段話: "孫子曰: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

我的理解:懂得作戰的人會先建構不被敵人打敗的基礎,再等待打敗敵人的機會出現。不被打敗的條件是自己可以決定的,打敗敵人的機會是敵方決定的。

由於考試其實是自己寫自己的,最後大家再來比較,而不是像棒球一樣,大家正面對決,算是簡化版的戰場,但是只要把考卷以及出題老師想像成是敵人,一樣可以apply孫子兵法。

思考策略考上交大資工所乙組榜首(四)


第三個魔鬼:每個題目都有它配得的時間與順序(內在價值),若付出成本過大(ex本益比30倍),就算這題價值20分(ex台積電),也不算好的投資

12月報名完成後,1月份全面進行分析考古題工作,以上一篇軟體設計為例,我們目標當然是分數越高越好,但是拚高分可能帶來的風險是猜錯時會倒扣總分,這時可以用賽局理論的賽局樹來做分析

賽局理論簡介

由於人類的相當不理性,讓我覺得賽局理論的實用性應該遠遠低於理論分析出來的結果,不過由於接下來畫的賽局樹參與者只有我一個人,而我要不要理性的讓分析結果成為事實是我可以控制的,所以我們就來分析吧~


2012年9月26日 星期三

思考策略考上交大資工所乙組榜首(三)

大家知道Kobe在幹嘛嗎? 也許中場時間到,他正要走下場休息

第二隻魔鬼是選組!以我方最強的狀態去打敵人最差的狀態

7月份訂好作戰策略後,以高效率持續提升實力後,到了12月,報名的日子來了,交大資訊聯招共有五個組,產生七種考科組合,分布在四堂考試中,早上兩堂A與B,下午兩堂C與D,不同組別有各自的選考組合,該如何選組呢?

思考策略考上交大資工所乙組榜首(二)


大家認識他嗎? 他是Kevin Youkilis,魔球策略下的典型人物,打擊姿勢怪異,但是上壘率很高
第一隻魔鬼:你是在培養實力,還是在準備考試?

簡單介紹魔球的故事,關於運動家隊,總經理想要贏球,但是招牌球星都被大市場球隊挖角,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如何贏球? 想法是:要贏球 -> 要得分 -> 要上壘 -> 只要會上壘的球員都是我們想要的好球員 -> 全明星? -> 買不起 -> 會上壘而且便宜的球員才是我們買得起的球員

明星球員不只是會上壘的球員,而是全能的球員,但我們買不起,不過我們可以買雜牌球員,但是他們很能上壘,儘管他們有其他缺點(速度慢or守備差or姿勢怪異...等等),甚至是道德缺憾也無妨,重點是他們便宜,而且會上壘。

重點歸納:

  1. 資金問題(籌碼不足)
  2. 以洋基隊1/3的花費打進季後賽(超高投資報酬率)
  3. 雖然進了季後賽,但只是會上壘不足以打敗明星隊伍,拿下總冠軍(當不了第一名)

2012年9月25日 星期二

思考策略考上交大資工所乙組榜首(一)

暨南大學校景

思考策略很有趣,也很有用,認真念書或認真工作大家都會,但是當大家都略有實力以後,如果可以想一些策略來輔助,絕對能事半功倍,進一步拉開與別人的差距,享受優閒自在的成功滋味。我個人非常喜歡思考策略,每天都沉浸在找出細節中的魔鬼的過程中。這次想跟大家分享我考研究所時如何透過好的策略們幫助我從D咖實力變為B咖,再進一步獲得A咖的成績的過程

我大學念的是暨南大學資訊工程系,當時沉迷魔獸三國,所以成績慘不忍睹,但是到了大四,總要面對畢業的問題,既然大家都去唸研究所,那我就跟著唸下去吧~